为深入贯彻落实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黔府办发〔2023〕5号)、《黔东南州民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的战略部署,州交旅集团以推动“宿+旅”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田园民宿多样化的消费需求,按照“统一规划、多元投入、标准打造”的模式,通过聚焦“调研+规划”“引进+自育”“设施+保障”三方面要素,积极投入特色“宿+旅”开发与建设,助推交“旅”产业提质增效,推动乡村田园旅游提质升级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。
聚焦“调研+规划”,打造民宿顶层设计。州交旅集团领导带队实地考察调研赤水匠庐·雅路古、黄果树匠庐·村晓、洱海匠庐·蜜湾等优质民宿项目,并通过“内外结合”双向发力,组建团队对州内各县景区及重点民宿村落进行现场实地踏勘,全面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。围绕黔东南州“三山三江”的自然文化遗产、传统村落、特色村寨、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,深挖民族文化和人文历史,突出“桥头堡”地域特点和苗侗文化特色,按照“一宿一品、 一宿一特、 一宿一景”的原则,为集团民宿产业发展布局找准方向。
聚焦“引进+自育”,丰富民宿品牌内涵。州交旅集团引进国内知名度假民宿品牌“云南匠庐文旅公司”,就民宿项目“投、建、运”一体化达成战略合作,目前,集团投资3500万元在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打造以“村落传承·记忆侗乡”为主题的民宿。同时,正在凯里市、从江县、镇远县、施秉县选址规划建设精品民宿,旨在打造“民宿+苗族风情”“民宿+侗族风情”“民宿+非遗体验”“民宿+生态康养”等深度体验模式,以品牌引领,培育孵化具有黔东南特色的交旅民宿品牌,提升州交旅在新赛道的竞争力。
聚焦“设施+保障”,夯实民宿产业基础。州交旅集团以奋力打造具有黔东南特色的精品民宿产业为目标,围绕“旅游活州”战略,公司先后投资34.23亿元建成黔东南州第一期、第二期旅游公路1638公里,国省干线改造项目206.43公里,出资20亿元助力黔东南州通村公路建设5900多公里。州交旅集团作为黔东南州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建设项目实施主体,围绕基础设施建设、人居环境改善、传统建筑修缮、文物保护利用、非物质文化保护、特色产业发展、消防设施提升、新村安居、数字化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,共计完成230个项目,提升了乡村精品旅游路线的交通和配套设施的便利性,为黔东南州打造苗侗文化旅游产业和“桥头堡”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。